企業界由發行股票來籌資資本額的增加,但股票的價值應該要以企業的資產來評估發行。
因此當一間企業開始以股票進行資本額增加,會因"是否有資產流入"來作為"股本實擴張"和"股本虛擴張"的狀況。
股本虛擴張是指該企業根本沒有新的資產流入,而自行擴充股本,較常見的例子就是公司發放股票股利的情形。
股本實擴張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藉由股權性融資,使企業有實質的資金流入,然後具體的發行增額的股票。
以下有三種股本擴張的方式:
1.資本公積金轉成股本:
簡單的說,就是將公司成立的資本公積金轉換成額外股本的做法。
資本公積金就是一間股份公司成立後,會有成立資本額的登記。
然後當他發行股票使股票投資人之間買賣時產生投資溢價而產生收益,此收益就會編入成為"資本公積"。
而資本公積就可以轉換成股本,來作為擴張股本的一種方式。
2.發放股票股利:
乃將該企業年度的稅後盈餘轉換成股票股利發放給投資人的做法,
中小企業非常熱中此道,原因是這種做法不會引想資金結構(你不需要冒著現金流的風險來發放現金股利給投資者)、
也可以繞過法律來達到股本過張的目的(因為走正統路徑會使股本擴張很麻煩)。
在"證券投資"一書對於這種發放股票股利來做為擴張股本有非常批判的論點,
原因是他會促使股價價格高漲變成一個合理的存在,因為高價的股價,所配給的股票股利的帳面價值就愈高。
例如,如果一間公司企業的股價為10元,以股息報酬率10%來固定發放每年度的股票股利,投資人就可以拿到1元的股票股利。
然而當這間企業的股價漲到100元,仍以股息報酬率10%來固定方法每年度的股票股利,投資然就可以拿到10元的股票股利。
但其實,這些股票股利都是"帳面價值"而不是"內含價值",也就是說,如果該企業的獲利其實沒有那麼高,你會看到EPS非常的低。
這樣會使你的投資計畫充滿了投機成分,因為你是依照"股價"來作為評估"股息"的投資。
3.增發股票:
在一般的成熟市場上,企業會藉由股票價格高估於股票價值的狀況下,實施再融資的方式增發股票計畫擴充股本。
其增發股票所募資的對象,包含公開發行(對象針對社會大眾),以及非公開發行(只針對特定對象)。
其管理策略在於,藉此已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包含該產業供應鏈的產商進行供應鏈的整合,可以拓展公司的業務獲利可能。
4.配股(股息):
配股是針對既有股東進行募資、發行新股的需求,其特點是以市場股價進行折價處理並進行刺激股票的買賣。
配股和現金股利不同點在於縱使公司並沒有獲利也同樣可以配股,
甚者,配股乃強制要求既有股東將現金留在該企業進行投資,在"證券投資"一書有針對此種作法有批判之說,
原因是股東所持有現金有權利決定是否要繼續投資該企業。
因此,一間公司在沒有獲利的方式,並強制要求股東將所有的現金再進行投資會增加投資者的風險。
5.可轉換債券轉為股票(可轉債):
有一些債券商品,在某一段時間內可以藉由轉換而將該債券所有權轉成發行該債券公司的股權。
這樣的目的在於可以提升投資者的投資自由度,但是也有包含風險:
對於發行可轉債的企業,其融資成本較低,可轉債轉為股票後,可以減少該公司提撥債券利息的費用,降低還款的壓力,又可以達到擴充股本的目的。
但是如果轉股不成功,就很有可能造成公司面臨還款壓力,如果公司的財務狀況不佳,就很有可能會使財務狀況惡性循環。
而轉股不成功,通常就是其股價非常低,甚自沒有交易需求,所以會面臨非常大的風險。
無論是哪一種股本擴張的方式,業務經營的擴張和股本擴張必須要有正相關,不然都會造成投資者持有股票價值被稀釋的狀況,
因此健全的財務體系和內含價值的評估依然是最重要的評估漂準,而對於存股的概念,依然要以現金股利作為第一優先的考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