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價值型投資人,你必須要了解投資有一部分最重要的獲利就是"現金股息"。
股息的基本概念,就是公司獲利配給現金給股東,而在配完股息的動作就是會有除權息的產生。
所以需要從"企業獲利"後的動作來一一了解。
當一個公司年度獲利後,因為股東所持有的股票而擁有股東的身分,因此企業必須把盈餘分給這些股東。
盈餘配給股東的方式有兩種:
(1)配股:將盈餘以股票的方式給股東
(2)配息:將盈餘以現金的方式給股東
參與除權息的過程,是以"除權日"和"除息日"做為參考基準。
企業在分配獲利的行為後,其公司本身的價值有一部分就因配給股東而降低,故股價就需做調整。所產生的動作為以下:
(1)配股後,股價會做除權。
其除權的方式為以下(用除法):
股價/(1+配股率)=除權後股價參考價
(2)配息後,股價會做除息。
其除息的方式為以下(用減法):
股價-股息=除息後股價參考價
(3)若同時配股和配息,股價就會也有做除權息的動作。
其除權息的方式為以下:
(股價-股息)/(1+配股率)=除權息股價參考價
何謂需要填息?
首先要說明,如果你領到股權和股息,其實你的資產是沒有增加的。
應該有點像物理裡面的能量轉換一樣,只是所擁有的資產形式更換而已。
因此除權息完的股票,如果沒有作填息的動作,等於就是沒有獲利的意思。
在除權息完後的股價,倘若公司的價值依然高過價格,理論上填息是時間上的問題(當然愈快速填完愈好)
那我能否在除權息後再藉由填息來賺價差?可以,重點你就要做好企業內在價值的分析。
所以最後也還是要回歸價值型,從以下指標評估:
(1)高殖利率
(2)歷年營收穩定成長
(3)PE ratio<12
(4)成交量>1000張
(5)公司體質穩健
價值型投資人其實應該要更加重視現金股息的部分,若配合內在價值的評估加上以上四個指標的參考,相信會是不錯的選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