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6s最近讓蘋果又翻了一成,柚子本身是理工出身,但都只是在能源、半導體的產業。
心血來潮覺得好好分析一下這些公司的產業技術,或許對大眾在投資上會有一點幫助。
圖1:蘋果iphone 6s組件生產廠商一覽。(來源:經濟日報)
圖1.大概將台灣有代工蘋概股的所有公司都列出來了,所以柚子要在這邊一間一間分析它的技術。
這篇網誌主要說明的是"背光模組",那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
(1)什麼是背光模組?
在手機正面的液晶顯示器大概就是一般人每天花最多時間相處的部件。
但是液晶本身是不會發光,只是藉由磁場來旋轉液晶來決定光通向,所以在液晶下面就要加光源,而此光源的來源,就是"背光模組"
背光模組主要的空能就是提供光源,所以重點就是你的光源要非常穩定、均勻。不然你看螢幕就會一塊黑一塊亮,很醜。
(2)背光模組供應商
iphone背光模組的供應商,以台灣來說就是瑞儀。
圖1.所示的公司Minebea以及Enaiter等,其中Minebea為日本背光模組廠,
官方網站:http://www.minebea.co.jp/english/
這間公司主司軸承和背光板零組件。
Enaiter則是韓國的背光板廠。
(3)背光模組的組成
圖2.背光板模組的組成(來源:http://www.dhalcd.com/ledwt/259.html)
主要結構就是光源、讓光源可以均勻配散的光學膜片等。
光源的部分,一般的光源來自LED(發光二極體)或是CCFL(冷陰極燈管)來做為發光來源,由於發光來源的不同,就需要修正導光板。
因此這邊就說明出兩個很重要的背光模組件的技術:
a.光源的選擇:
詳細的LED和CCFL工作原理會在其他文章中論述,在這邊想討論的是"光源"的選擇使用邏輯。
簡單的說,我們希望螢幕看起來,顏色就是非常的"銳利",白話文就是光源只要發出人眼所能辨識的所有頻譜範圍就可以做到。
但是對於發光元件,現在沒有任何一種發光元件可以做到發出所有人眼所示頻譜範圍,
因此只能有工程技法,來騙過眼睛。此那藉由利用三原色光模式(紅、綠、藍光)來混合出我們所需要的顏色。
光源所放置的位置分為直下式和測光式的結構:
直下式:光源就在面板的下方,這種方式坐起來機子會很厚。
側光式:光源在機子的周邊,可以做得比較薄,但是問題就是需要予以反射片、擴散片和導光板的輔助。機子可以做得比較薄。
b.導光板的修正技術
圖3.導光板於裝置的側視圖以及導光路徑。(來源:T客邦)
在攜帶式裝置因為大小的考量,說以側光式的結構導光板。
所應用的導光板多為圖3.所示的鍥型結構。簡單的說,導光板的目的就是希望光可以從一端導到裝置的另一端。
其中的原理就是藉由全反射,來有效率的應用光源傳導。
c.反射板的重要性
反射板的目的就是在於不希望光源均勻度下降。首先要知道,光是走直線的,所以要在光亮度和均勻度得到一個最佳化,反射板的表面是一種凹凸不平的構造。
藉由這種凹凸不平的構造使光源不會因為反射出螢幕的可見範圍,而是產生散射而使光源均勻分散在螢幕上。而細部的技術都是各家的專利。
d.擴散板
背光經反射板、導光板之後,還會有個擴散板用以加強光線的出光角度,使得光線無論從何種角度跑出擴散板,其亮度能夠盡量維持一致。擴散板為樹脂和許多微小粒子的混合物,光通過後可產生許多的繞射、散射、反射,所以其光線亮度雖然能夠被均勻化。
e.增亮膜
背光從擴散板逃出之後,碰到稱作增亮膜的東西(或稱集光片、菱鏡片),其向著前方面板的表面佈有半圓柱狀或是菱形柱狀,用以將光線角度分,部分角度正確的光線將會穿出,進入前方面板的配向膜到達液晶,如果光線角度不正確,則會被反射回背光模組,再次傳導,直到角度正確可從增亮膜穿出。
以上就是簡介背光模組的技術,未來在評估相關產業時給予大家更多的知識去聽懂產業分析師和股票分析師的精闢解說。